十人九湿 一文读懂湿气
2019-06-25 13:24:55   来源:互联网
内容摘要
夏季食欲不振的你,应该听说过“湿气重”这个概念,很多人却不知道湿气是怎么来的,以及该如何祛除。而入夏后,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又不利于体内的湿气排出。中医认为,夏季湿气重,容易使人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为了解除大家的疑惑,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洋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刘…

夏季食欲不振的你,应该听说过“湿气重”这个概念,很多人却不知道湿气是怎么来的,以及该如何祛除。而入夏后,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又不利于体内的湿气排出。中医认为,夏季湿气重,容易使人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为了解除大家的疑惑,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刘洋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刘洋博士提到,当身体有湿气时,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1.睡不醒,每天睡再多,还是觉得很困,睡觉流口水;头昏、打不起精神,身体特别疲乏,懒得动;小腿发酸、发沉。

 2.起床之后如厕,大便溏稀不成型,或者隔三差五便秘;大便粘滞,总有排不净的感觉,每次上完厕所,大便粘在马桶上,冲不干净。

 3.起床之后,嘴里气味重、发黏。

 4.舌头可以敏感地反映出身体状况,如果舌体胖大,舌头边缘有锯齿,症状严重的,叫“裙边舌”。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湿,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5.早上脸上出油多,尤其是额头处、口鼻周围出油明显,面部油亮、头发也爱出油,眼袋下垂,黑眼圈严重。

 6.体态虚胖,饮食和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却明显增加。

 以上这些信号或者症状,如果出现了1-2种,要引起注意了,这说明体内有湿气。如果你去医院检查,也发现不了什么重大疾病,但会每天受到这些小毛病的折磨,这正好对应了湿邪的另一个特点——“湿性黏滞”,病程缠绵、病程长,反复发作。在生活中,我们用“十人九湿”来形容湿气侵袭人体的普遍性。主要和体质因素、饮食、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湿气不除,后患无穷。湿气是各种病症的源头,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脂肪肝、癌症、中风、痛风等都和湿气有关系。祛湿的方法有很多种,关于如何祛湿,刘洋博士也给大家列出了参考方法:

 健身运动、艾灸、拔罐刮痧、食疗、中药等,这都属于外部疗法,治疗过后不能从根部祛湿,“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我国著名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提出人体分九种体质,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其中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在人群中仅占32.75%,而与“湿”有关的体质包括痰湿质、湿热质。因此,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所得湿邪也不尽相同,需要不同的对待和处理。

 痰湿体质:体型一般偏胖,腹部脂肪堆积明显,活动时出汗多,而且容易疲劳。这种体质的人,要注意饮食调节,以清淡为主。

 药膳方面建议陈皮粥:陈皮10克,大米50克,煮稀粥。其他有健脾利湿、化痰去湿的食物,如白萝卜、紫菜、海蜇、枇杷、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等。还可配合荷叶、冬瓜仁、茯苓等具有健脾利湿功效的药膳来增强疗效。

 山药冬瓜汤:山药50克,冬瓜150克放至锅中慢火煲30分钟,调味后即可饮用。此汤可以健脾,益气,利湿。

 赤豆鲫鱼汤:将活鲫鱼1尾(约800克),加红小豆50克,陈皮10克,草果6克填入鱼腹,上笼蒸熟即成。可健脾除湿化痰,用于痰湿体质症见疲乏、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胸闷眩晕者。

 祛湿的药物选择以二陈汤、藿香正气为基础。

 湿热体质:常有面部油亮,口苦、口臭等症状,养生原则是清热利湿,对于肝胆湿热要特别注意清肝利胆。

 在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红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甘平的食物。

 药膳方面赤小豆、薏米粥能很好解决这类人群的问题。

 绿豆藕:藕去皮,冲洗干净备用。绿豆50克,用清水浸泡后取出,装入藕孔内,放入锅内,加清水炖至熟透,调以食盐进食。绿豆与莲藕搭配可明目止渴,特别适合在盛夏食用。

 祛湿中成药方面可选择藿香正气制剂。

 刘洋博士表示,藿香正气散成方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藿香正气散是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一首经典方剂。不应把藿香正气局限于夏季,而应该综合分析前后病证。

 藿香正气主要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头晕头重、腹泻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用。如适用于受凉腹泻,细菌性腹泻不宜用。适用于肠胃型感冒,风热感冒不宜用。适用于晕车晕船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孕妇和2岁以下幼儿不建议使用。此外,还能辅助治疗一些皮肤病,如头癣、手足癣、灰指甲等,治疗这些疾病时可遵循医嘱。

 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藿香正气散被改革为多种剂型。包括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颗粒、丸剂、胶囊、滴丸等。虽然同属藿香正气,但是不同剂型的适用人群,使用范围有所区别。总体分为液体固体制剂两大类。

 藿香正气水是藿香正气家族第一个液体剂型,在应用中有一定的局限性;颗粒剂剂量小、服用、携带方便,尤其适合儿童用药,但口感欠佳,其成本相对较高;丸剂多以原粉入药,服用剂量偏大,小儿服用困难( 便秘患者宜使用蜜丸,糖尿病患者则不宜使用) ;害怕药味的患者宜使用藿香正气胶囊剂( 软胶囊)。

 制剂溶散时限指标作为药物的有效性检查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药物的释放速度,《中国药典》对不同丸剂的溶散时限要求不一样,其中小蜜丸、水蜜丸和水丸溶散时限为1小时,浓缩丸和糊丸为2小时,滴丸剂则要求在30分钟内全部溶散,而天士力藿香正气滴丸实际溶散时限控制在6分钟以内。

 最后,为了避免湿气缠身,我们还建议您避免如下的不良习惯。

 1.洗头后用毛巾捂着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均汇聚于头。如果洗完头用毛巾捂着,很容易感受湿邪。湿邪性黏腻,易伤阳气,会出现“因于湿,首如裹”的情况,因此,洗完头要尽量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

 2.晚上9点后洗澡

 洗澡本身并不会导致体湿,但总是在晚上9点后洗澡,湿邪就很容易入侵。养生要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一天之中也有春夏秋冬之分,晚9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冬,此时要把自己“藏”起来。晚9点又为亥时,是太阴之时,这个时候阳气伏于体内,体表缺少保护,是人体防御能力最弱的时候,此时洗澡,湿气容易进入体内,出现寒湿。

 3.过食生冷

 夏季很多人会进食生冷食物来解暑,但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生冷寒凉之品会影响脾胃运化和气机升降功能,使水湿停滞胃肠,引起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4.猛吹空调

 夏天空调的使用,对身体非常不利,夏天汗出本是一个散湿的很重要途径,而空调营造的凉爽环境,会使身体毛孔自动闭合,汗排不出来,湿气也就散不出去,只能聚积体内。当然,空调也不是绝对不能开,而是要适当用,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湿气较重时,最好开启除湿功能。

 5.喝啤酒不节制

 夏夜吃烧烤、喝啤酒,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件舒爽惬意的事,但是酒助湿邪,容易引起体内湿气聚集,致脾胃功能失调。

 6.久坐不动

 《黄帝内经》中说“久坐伤肉”,其实伤的就是脾。脾主肌肉,主运化水湿,缺乏运动可引起脾气亏虚,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因此,要想摆脱湿气缠身,还要动起来,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健步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