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业硅谷的硬核支撑
2020-10-21 11:19:34   来源:农民日报
内容摘要
足不出户就可以调整蔬菜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动动手指就能指挥农机在田间灵活工作……在由奥地利知名物联网专家维塔利·伊格纳托维奇创立的江苏阿农物联网有限公司里,这样的场景定会让你大开眼界。如今,体积越来越小、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智能化设备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现代农业装上“智慧大脑”,广阔无垠的农田也可以尽在掌握。

足不出户就可以调整蔬菜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动动手指就能指挥农机在田间灵活工作……在由奥地利知名物联网专家维塔利·伊格纳托维奇创立的江苏阿农物联网有限公司里,这样的场景定会让你大开眼界。如今,体积越来越小、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智能化设备正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现代农业装上“智慧大脑”,广阔无垠的农田也可以尽在掌握。

今年6月,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复支持创建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江苏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广东广州后,第五个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要把科创中心打造成农业科技创新的新高地、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各类创新要素紧密结合的好载体,推动科技与产业、企业、人才、金融等要素深度融合。那么,被誉为农业硅谷的科创中心如何发挥科技的硬核支撑?“科技芯片”在哪些方面能够助现代农业一臂之力?请随记者一探究竟。

“智慧大脑”——新技术,高水平,大本领

在智慧农业领域,作为全国范围内批复建设的首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南京农创园依托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全面接入各项涉农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海量数据的汇聚、整理、分析作用,建立项目库,联动企业、人才团队等进行联合低成本技术创新与开发。农芯智慧农业研究院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选择从北京到南京国家农创园深耕,并成立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的第三次革命——农业数字技术革命正在到来。智慧农业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深度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和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是中国农业4.0的核心内容。”赵春江认为。

你见过4D蛋椅吗?使用过“猪脸个体识别系统”吗?

足不出户就能操控禽舍巡检机器人来检测鸡舍环境并进行自动防疫消毒、大门不出就能对耕、种、管、收等农机作业进行精确定时、定位、定量控制……在农芯智慧农业研究院里,农业数字互动体验系统下的产物随处可见。目前,南京国家农创园已建成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江苏省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等高价值平台15个,签约高科技企业项目100个,在高水平科研团队方面,签约项目50个,其中包括10个院士团队,园区因此被评为“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园区”。

“牛气冲天”——地域特色打造品牌优势

对于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来说,它的“智慧大脑”位于“心中心”的农业科技中心。目前,科技中心投资规模达11.5亿元,已引进25支国内一流研发创新团队,联合当地涉农高校院所合作共建7个研发平台,与龙头企业合作实施45个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产业科技协同创新项目。

“四川是农业大省,但却不是农业强省,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产业不聚焦的问题,发展几个主导产业,以此带动全省现代农业的发展。”成都农业科技中心主任杨其长说。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个农业科创中心,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以“数字农业、休闲农业、功能农业”为三大主导产业,依托成都市“休闲之都”的城市定位,着力打造食品饮料、休闲旅游、农产品物流、农村电商等“川字头”特色创新产业集群。

成都川农牛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孵化企业。打开“川农牛e购”微信小程序,可以看到分类整齐、品类齐全的各色农产品,动动手指即可下单。而与一般生鲜购物APP不同的是,这里的农产品是由它们的“爸爸妈妈”——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专家团队“代言”的。目前川农牛以“牛产品”“牛人”“牛技术”为核心板块打造“牛生态”体系,取“牛气冲天”和川农牛“艰苦奋斗、开拓奉献”的寓意,依托“一链三‘e’”科创平台(CNG农业链,‘川农牛e购’‘蓉e检’‘农科e站’),成功打造包括川农牛鲜米、川农牛玉米、川农牛葡萄等1600余种农产品,2019年成交额1000万元,2020年预计突破5000万元。

山西太谷科创中心则主要致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开展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研发。其中,山西农谷三安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安模式”最为成功。“来尝尝用‘三安技术’生产的西红柿吧,一点儿有害残留都没有,保证你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山西苏家庄村农民苏海斌说。据北京三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蔬菜技术总监刘来军介绍,该模式主要通过微生物技术净化有机肥,去除肥料中的病菌、虫卵及农药残留。目前“三安模式”已在山西省30多个县(市、区)种植的小麦、水稻、玉米及蔬菜水果等60余个品种中应用,总面积近1万亩,在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安全保障、降低成本、土壤修复等方面真正树立起“三安名片”,凸显地域特色。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这样定位现代农业产业科创中心:要把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各类资源要素集聚的农业硅谷,围绕主导产业,吸引高水平科研团队、高科技龙头企业、高质量投资基金入驻,努力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顽疾,为现代农业发展真正注入科技创新的“活水”。

“市场为王”——全要素闭环与资源匹配机制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个月内就为广东农业企业直接融资38.48亿元”,谁有这么大的能耐?

扮演这个“超级媒婆”角色的正是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自2018年12月12日正式挂牌以来,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立足凸显湾区特色,不搞“单一”技术孵化或创新,而是“综合”引领全要素流动交易、市场匹配的机制创新和制度创设,构建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围点搭环”平台,以市场真正需求为导向,形成产出来、卖出去、活起来、全链条的要素汇聚资源匹配闭环支撑体系。由企业家向科学家或其他社会平台抛出科技需求的“绣球”,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则撮合科学家与企业家“谈恋爱”,经过“专家自荐-中心遴选-对接洽谈-技术预演-预挂牌-正式挂牌”等环节,实现科技转化从“相识‘恋爱’-步入殿堂-幸福‘生活’-开花结果-升华升级”的全过程,共同维护科技成果,孕育“爱的结晶”。

在汇聚农业全要素方面,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创建科学家创新联盟、龙头企业主体联盟,关注涉农“体系内”全要素的同时,中心还努力激活非农“体系外”全要素,其中伴随着疫情防控而生的就是“湾区农业大众网红海选”平台,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3-5岁的小孩,都能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不仅如此,还有“大学生为农业专业代言”“华侨为祖居地乡土代言”“退役军人为‘三农’事业代言”……来自各行各业的百姓纷纷上演农业农村全要素的全民大展示。毫无疑问,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为农业农村投资打造了巨大的秀场,汇聚包括科学家、企业家,金融保险、媒体咨询、物流商流等全要素资源,促进资源的匹配和交易工作。

为加快打造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科创中心将继续抓龙头,加大高科技企业、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高质量基金的引进力度;继续抓统筹,加强各项战略重点、全省创新要素、各类扶持项目的统筹协调;继续抓孵化,强化对风险投资、专业指导、资源对接的咨询服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