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帮扶 资源汇聚” 灌云县科技镇长团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2020-11-03 09:54:59   来源:中国江苏网
内容摘要
中国江苏网11月2日连云港讯 灌云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苏南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实现当地农业产业“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目标,灌云县科技镇长团牢牢抓住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这根工作主线,在产业对接、项目申报、科技帮扶等方面开动脑筋、做好文章。

中国江苏网11月2日连云港讯 灌云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苏南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了实现当地农业产业“高质发展、后发先至”的目标,灌云县科技镇长团牢牢抓住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这根工作主线,在产业对接、项目申报、科技帮扶等方面开动脑筋、做好文章。

IMG_256

(举办灌云健康食品产业发展论坛)

科技镇长团聚焦灌云特色农业产业,汇聚后方优势资源,对接本地经济薄弱村、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从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机制创新、技术提升等方面着手,全力聚焦科技、人才工作,围绕产业发展前中后阶段的农产服务重点,助力灌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

主动对接 靠前实践促整体提升

IMG_257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指导灌云特色甘薯生产)

针对灌云产业发展现状,科技镇长团发挥后方单位人才、资源优势,协助地方积极开展符合灌云实际、切实可行的规划设计、企业培育、品牌打造、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等活动,助推灌云特色产业提速发展、转型升级。

主动邀请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后方单位专家30余人次,围绕灌云芦蒿、豆丹、甘薯、食用大豆等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交流、专家论证等活动10余场次。为本地特色产业“把脉开药”,编制具有灌云特色、符合本地生产实际的《灌云县西部岗岭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灌云芦蒿创新发展战略构想》、《灌云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提升方案》等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示范基地提升方案,为本地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指明了方向。

邀请蔬菜、果树、经济作物、资源环境等产业技术专家20余人次,来灌开展现场技术指导30余场次。组织召开技术培训班、成果展示会、现场观摩会等活动4场次,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指导、操作示范等形式培训320余人次,为生产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提供答疑解惑、提升水平的渠道和机会。

组织本地生产企业、种植大户和后方单位技术专家,搭建了“专家+企业+农户”的微信交流群,全年开展在线咨询、专家答疑、视频互动等活动530余人次。在疫情期间为企业提供生产复工指导、春耕生产建议30余家次,为生产一线提供了快速、可靠、高效的科技服务“云”支撑。

与本地农业主管部门对接,积极推动产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选灌云港丽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联社、灌云恒亮豆青虫养殖专业合作社等2家有条件的生产企业,积极申报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CAQS-GAP)试点。推动灌云县民发甘薯专业合作社顺利创建了国家现代甘薯产业技术体系灌云示范基地,推动灌云县芦蒿种植产业发展协会成功申报了“灌云芦蒿”农产品地理标志,为当地特色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持续助力 居中牵线促合作共赢

IMG_258

(省农科院甘薯研究专家指导灌云甘薯生产)

科技镇长团围绕灌云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搭建了企业与后方单位合作的桥梁,组织开展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专家讲座等活动,形成了院地合作的良好局面。

与本地芦蒿、豆丹、紫苏等产业经营主体接洽,实地走访。科技镇长团调研了连云港紫燕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灌云港丽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联社、连云港柏旭农业有限公司等芦蒿、紫苏、豆丹、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14家,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和企业需求,针对产业链下游过短、产品附加值过低、产品种类单一、加工技术薄弱等主要问题,邀请加工专家、规模企业等优质资源对口开展技术指导、工艺提升。

关注疫情对县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科技镇长团配合江苏农科院农业经济专家走访连云港柏旭农业有限公司、连云港银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灌云县三星食品有限公司等本地紫苏、食用菌、小龙虾生产加工企业,积极建言献策,提供生产指导和技术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IMG_259

(推进灌云芦蒿地标申报)

开发县域旅游新热点,邀请专家论证、规划和技术指导,加快同兴镇千亩梅园、万亩藕塘的开发建设。科技镇长团推进南农大菊花研发团队与伊芦山景区达成“花海产业”开发合作意向,促成中首健康产业公司与灌云伊甸园万亩梨园就水果深加工达成合作意向,切实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帮助地方农民增收致富。

助力科技项目申报,科技镇长团对接灌云本地企业申报江苏省农业科技园区、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目、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资金等省级项目近10项,为本地产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育等工作搭建了校企合作、院地共建的桥梁。

根据技术需求和发展意向,推动灌云豆丹产业研究院的建立和芦蒿产业研究院的实体化运行。科技镇长团邀请专家制定、论证产业研究院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分工和任务落实,加快产学研合作实体化机制运行。

长效发展 殿后保障

促科技帮扶

IMG_260

(蔬菜高效生产培训讲座)

科技镇长团积极参与本地产业帮扶工作,对接南岗镇岗东村、龙苴镇石门村等经济薄弱村,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技术指导与科技帮扶,主动疏通销售渠道,助力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

引种推广幼嫩白蒿、大叶青蒿、鲜食玉米、特色甘薯、耐热白菜等新品种20余个,建立芦蒿-鲜食玉米生产基地1个,示范面积50亩;协助引进苏薯16号、徐紫薯8号等优质甘薯种苗,集成推广甘薯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建立甘薯连片种植面积200亩,推进灌云甘薯高产示范方建设,通过品种展示、技术示范等方式,提升生产者管理技术水平。

主动邀请技术专家到村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农产品销售对接等活动,全年到村服务70余人次,发放甜玉米种50包,叶菜类新品种20包,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3次,培训80余人次,培养技术骨干3名,以示范基地劳动用工的形式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3户。

对接县内外果蔬销售企业,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开展鲜食玉米、优质洋葱、特色甘薯等产品的订单生产、统购统销、线上销售,疏通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岗东村已经建立形成了“村经营主体+贫困户”的“岗东发展模式”,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果。岗东示范点周年产值达293.15万元,40余人在示范点实现就业,人均纯收入增加4850元,村内贫困户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

立足地方 建言献策

促产业转型

IMG_261

(指导灌云现代农业产业规划论证)

在今后的工作中,科技镇长团将持续发力,立足地方需求,站位发展大局,树立新思路、找准新定位、展示新作为、体现新成效,做好院地对接、校企合作的“铺路石”,当好产研融合的“双面胶”。

发挥智囊参谋作用。积极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深入开展调查、走访、摸底,积极为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建言献策,协助地方制定科技发展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地方人才招引和骨干培养。

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企业大户对接、融合,深入开展政产学研合作,促进镇长团派出单位与派驻地区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协助建立博士服务点、研究生工作站、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广泛对接专业技术指导服务,促进创新资源要素向基层和企业集聚。

要发挥服务引领作用。吃透读懂人才科技政策,帮助地方和企业积极申报专利和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动院地、校企开展联合科技攻关,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要发挥引才聚才作用。围绕地方重大人才政策,推荐、招引高层次人才落户、安家,协助地方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招聘对接活动,吸引优秀毕业生到地方创新创业,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助推本土人才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