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发现:IL-17免疫细胞因子可促进骨折愈合
2016-03-16 10:00:00   来源:新华网
内容摘要
据了解,细胞免疫治疗是目前最受欢迎的癌症治疗方法之一,因为它安全、副作用小,且治疗效果也比较明显。传统治疗癌症的方法比如手术、放化疗等,虽然在消灭癌细胞上效果明显且直接迅速,但其最大的弊端就是“不彻底、易转移、副作用大”。细胞免疫治疗可以克服这些弊端,使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近一倍。

日本研究发现:IL-17免疫细胞因子可促进骨折愈合 科技世界网日本东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一种免疫细胞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有望以这种免疫细胞为突破口,开发更高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骨折治疗通常都是将折断部位恢复到原位、固定并静养,有时候骨折部位需要固定数月之久,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老年人骨折后长期卧床静养还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等情况,因此如何缩短治愈期成为骨折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日前在一份公报中说,研究人员发现在实验鼠的骨折部位有一种特殊免疫细胞会增加,这种免疫细胞会产生一种名为IL-17的细胞因子,该细胞因子能增加参与骨组织形成的造骨细胞的活性,从而促进骨折部位愈合。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人为干扰实验鼠骨折部位形成这种免疫细胞及其生成的IL-17细胞因子,结果发现实验鼠的骨折愈合出现延迟。

研究小组成员据此认为他们发现了这种免疫细胞影响骨折愈合的机制,今后如能在骨折治疗中增强这种细胞的活性,促进产生更多的IL-17细胞因子,将有望开发出更高效的骨折治疗方法。

 

体外培养免疫细胞回输“杀”肿瘤

分离出免疫细胞在体外培养成更强大的“部队”,然后回输到体内与肿瘤进行对抗,在癌症研究领域,细胞免疫疗法方兴未艾。日本研究发现:IL-17免疫细胞因子可促进骨折愈合 科技世界网

什么是细胞免疫治疗呢?人体内的免疫细胞相当于保卫国家的部队,癌症病人的免疫细胞多少都处于被抑制状态,到了中晚期,可能“免疫部队”也被摧毁殆尽。而细胞免疫疗法,则是通过“强化”患者自己的免疫细胞来治疗肿瘤病人。医护人员抽取患者血液后,从中分离、提取不成熟的免疫细胞,在体外激活、扩增和培养,得到数量更多,更有杀伤力的免疫细胞。医护人员还能手动添加不同癌症对应的抗原,来提高免疫细胞的针对性。同样以部队来做比喻,培养出的“部队”中,发现肿瘤的“侦察兵”和攻击敌人的“士兵”都大大增加了,“部队”的战斗力可以增加几十甚至上百倍。这些“生力军”被回输到体内之后,可以主动“识别”并“狙击”癌细胞,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通过提高免疫力来对抗癌细胞,从原理上来讲站得住脚,前景应该是一片光明,因此细胞免疫疗法一直呼声很高,医疗界希望它成为手术、放疗、化疗之外对抗肿瘤的第四种疗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细胞免疫疗法的效果确实差强人意:对有的病人能起效,而对有的病人没有效果,能起效的一部分,医生也不一定能说出个道道来。

这种一片“混沌”的状态原因有多种。一方面可能来自患者,有时候患者是在手术、放化疗都“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采用免疫疗法,患者的免疫力本身已经岌岌可危,这时候培养出的“新部队”战斗力能有多强就要打上问号了;另一方面来自技术本身,在体外培养免疫细胞,数量培养多少,质量如何,都缺少一个规范。

 

揭示抗感染免疫细胞与分子机制

在机体抗细菌感染过程中,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均发挥重要作用,而树突状细胞(DC)作为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在宿主抗胞内细菌免疫应答中尤为重要。DC交叉提呈抗原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研究热点。

日本研究发现:IL-17免疫细胞因子可促进骨折愈合 科技世界网囊泡转运是大量分子参与的高度有组织的定向运输。DC与胞内病原菌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可视为一个以病原菌吞噬体为核心的连续囊泡转运过程。Rab GTPas属于Ras蛋白家族的小GTP酶,其家族的不同成员高度局限性地定位在各种囊泡的膜表面,通过与大量的下游效应分子相互作用,实现胞内膜结构的定向转运,在细胞内膜性结构移动中执行着中心调动功能。

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全景式描绘了DC细胞内膜的Rab GTPas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谱。他们还描绘了哺乳动物细胞RabGTP酶家族蛋白相互作用谱,并研究了以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为例的Rab32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及胞内动态变化,从而揭示了Rab32调控李斯特菌胞内增殖的分子机制。

专家指出,该研究有助于发展更加有效的抗胞外微生物、抗病毒和肿瘤疫苗。

 

多细胞生物免疫疗法的治疗原理及优势特点

多细胞生物免疫疗法是肿瘤生物治疗的全面升级。它在DC、CIK二种细胞的基础上,又选择性地增加培养了NK细胞、γδT细胞、CD3AK细胞、LAK细胞、NKT细胞、TIL细胞、TC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等多种对抗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在各种免疫细胞形成相互激活的免疫应答机制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技术可大幅提高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力和杀伤力,而多种免疫细胞又可有效扩大癌细胞的杀伤范围,补杀DC-CIK无法杀伤的癌细胞。

日本研究发现:IL-17免疫细胞因子可促进骨折愈合 科技世界网多细胞生物免疫疗法的原理是在体外培养造血干细胞,诱导其分化出DC细胞、CIK细胞、NK细胞、γδT细胞、CD3AK细胞、LAK细胞、NKT细胞等多种人体对抗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在这些免疫细胞大量增殖、形成相互激活的免疫应答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让这支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部队"去杀灭肿瘤细胞,积极地调动人体免疫功能,全方位防止复发和转移。

近几年的临床观察发现,以往单纯的DC-CIK细胞在杀伤癌细胞方面存在局限性,其普遍性强,但针对性不够,有些癌细胞可以躲避DC和CIK细胞的监视和杀伤。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凭借其技术优势拓宽了免疫细胞的培养范围,将更多种类的免疫细胞在体外分化出来,进行增强培养。更多种类的免疫细胞回输体内后,可以大幅扩大对癌细胞的识别、杀伤范围,补杀从DC-CIK防线漏掉的癌细胞,形成全方位的免疫杀伤网络。

多细胞生物免疫疗法是从免疫根源治疗肿瘤的生物技术,在GMP生物实验室对DC、CIK、TNK、TAAL等免疫细胞增强培养,回输患者后各免疫细胞优势互补,全面清除癌细胞。(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科技世界网)

 

 

相关新闻:

自体“免疫细胞扩军”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新途径

科学家找到了恢复艾滋病毒免疫细胞的方法

美科学家确定特殊免疫细胞对动脉管壁发动炎性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