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来自美国的世界最大浮铜标本——26吨自然铜经过“漂洋过海”运抵第四届中国(湖南)国际矿博会主展馆。该标本外观形如“中国地图”,产于美国密歇根州霍顿昆西矿。
据了解,该标本于1997年在密歇根北部汉考克附近的森林中被发现。据地质学家们估计,该标本的形成可追溯到十亿年前(先寒武纪)。当时地壳运动,大量的玄武岩被挤出地幔并扩散覆盖了现在的密歇根、威斯康星和明尼苏达地区。数百万年前,玄武岩逐渐侵蚀消散,并形成了现在美国、加拿大边界的五大湖区。在此期间,富含铜、银等其他金属的热液从地层深处被推至地表,将原始玄武岩中的气孔充填。温度及压力环境变化下,导致热液存于气孔中并形成实心铜块。
第四届中国(湖南)国际矿博会将于2016年5月19日至23日在湖南省郴州市举办。作为本次矿博会的亮点之一,它无疑会吸引所有参与者的目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