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2015年成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16-08-03 10:49: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内容摘要
全球热度、温室气体以及海平面也都创造新高。最新的《State of Climate》年度报告指出,在2015年,地球二氧化碳水平达到399.4ppm,同比2014年增长了2.2ppm,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最新的《State of Climate》年度报告指出,2015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热度、温室气体以及海平面也都创造新高。报告称,这些现象是厄尔尼诺效应和全球变暖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报告还表明,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气体也都在2015年达到历史新高水平。《State of Climate》长达300页,由来自世界的450位科学家共同完成。

报告涵盖了整一个2015年,其中不乏一些历史上最糟糕的重大发现。

报告表明,在2015年,地球二氧化碳水平达到399.4ppm,同比2014年增长了2.2ppm。

气象学家、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环境信息中心首席编辑Jessica Blunden表示,这些发现意味着今年将非常容易超越现在这个记录。

2.jpg


去年6月,北半球降雪量达到近49年第二低。海平面上升则达到历史新高,一年之内大约升高了3.3毫米,这使得当下的海平面比1993年高了70毫米左右。

除了美国之外,包括中国、俄罗斯在内的多个国家也都指出了2015年是自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而在这一年中,地球总共发生的重大热带气旋达到了36个,比之前的年平均数多了15个。

完整报告已发表在AMETSOC上,补充资料则可在NOAA的网站上找到。    


联合国报告称气候异常影响供水 将冲击就业岗位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联合国从1993年开始推出“世界水日”,意在唤醒公众节水意识,加强保护水资源。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3月22日消息,联合国2016年确定的“世界水日”关注重点为“水与就业”。

联合国公布的一份对全球水资源的研究调查报告显示,从2011年至2050年,世界人口预计增长33%,对世界粮食需求将增长70%,也会对世界水资源产生巨大压力。众所周知,水是生命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但是随着现代社会人口增长、城市和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和森林等自然资源也面临巨大压力。联合国报告指出,其中北非和南非、以及中亚和南亚会在未来受到重大冲击。

3.jpg


据悉,报告估计,到2030年,全球将有40%的人缺水,而且农业生产会是首先受到缺水影响的行业。目前农业生长使用70%的淡水资源,到2050年还会增长用水20%。此外,一些能源工业、城市用水也是大量使用水的领域。

更有甚者,世界气候变暖将导致水灾旱灾时有发生,会让水与人们的就业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联合国报告估计,到2020年,气候异常变化会让饮用水受到污染威胁,而且会让全球经济失去2%的就业岗位。

报道指出,联合国呼吁,保护森林提供水源的能力已成为一项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最近长脾气了?天热小心“情绪中暑”

天气闷热,不少人都感觉自己“长脾气”了,时常与身边人争执,事后又懊悔不已。

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约有15%的人会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的异常,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等现象,这就是“情绪中暑”,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据介绍,天气炎热是“情绪中暑”的关键诱因,主要是高温闷热天气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且,夏季人体排汗增多,体内电解质代谢容易出现异常;加之易睡眠不足,食欲降低使正常的代谢失调,从而影响大脑神经活动,极易引发心理波动,出现情绪异常。

“情绪中暑”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四大方面1.情绪不稳定心烦意乱,易冲动,常常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发脾气。2.行为异常经常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3.个性改变闷闷不乐,出现悲伤抑郁的情绪,对事情提不起兴趣。4.身体不适出现乏力、头疼、呕吐及低热等身体不适的表现,严重者可出现昏厥。

哪些人更容易“情绪中暑”?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在室外进行高温作业的重体力劳动者,这些人极易出现疲劳,导致情绪波动。其次,日常工作、生活压力较大者,由于自身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被炎热的外部环境点燃情绪“导火索”后,容易将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一股脑儿地爆发出来。另外,一些性格比较敏感、神经质的人,由于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感到烦躁不安。除此之外,幼儿、儿童和老人会因为自身体温调节中枢的不完善,情绪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体胖人群比常人散热慢,也属于易感人群。

4.jpg


如何预防“情绪中暑”

高温环境是导致人们“情绪中暑”的外因,而心理压力大、个性敏感与脆弱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则是导致“情绪中暑”的内因。所以,预防“情绪中暑”也需要多管齐下,内外兼顾。避免炎热时外出首先要调整夏季起居时间,避免在最炎热的时候外出,尽可能地减少高温作业。

一般人群在7至10天内即可适应高温环境,若在夏季到来较长时间后还未适应,则要警惕“情绪中暑”。增加午休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加午休时间。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对于预防身心中暑十分关键。此外,睡眠不足或质量欠佳,容易引发疲劳和情绪波动,心情也会变得更加急躁。

去凉爽地区避暑

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城市气温普遍比郊区高,城市居民更容易“情绪中暑”。因此,有条件的易感人群,可远离城市,去郊区、凉爽地区避暑。不能改变居住地点的,也可以通过空调、风扇、地面洒水等措施调节温度。适度运动不过激炎热天气,运动不适宜时间太长,也不能强度过大,尽量从事温和运动,运动之前还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多次少量饮水闷热天气体内水分丢失较多,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才喝水,少量多次饮水比较好。

每天在清晨起床后、上午10时左右、下午3至4时、晚上就寝前这四个“最佳饮水时间”要饮用1至2杯白开水,运动或洗澡后也应及时补充水分。心态平和放松酷暑天气,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调节自己的脾气、习气和个性,保持情绪稳定。平时可以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外出旅游,消夏避暑,放松心情。听听音乐散散步,保持恬静的心理状态,这样,情绪不会过于激动,更不易发怒急躁。而且,心情烦躁、心境不佳时,散步或听轻快的音乐等方式可以很好地舒缓负面情绪。饮食清淡易消化夏季日常膳食要以清淡易于消化的食品为主,从而调节体温并改善代谢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及时补充维生素,多吃开胃食品和有降温、“降火”功效的食物及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不要暴饮冷饮,少吃油腻、油炸和过分甜腻的食品。吃辣椒可以促进排汗、帮助消化、增加食欲,有一定好处,可适量食用。


天气炎热 养生防暑祛湿健脾 

已入盛夏,天气异常炎热。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而且暑多挟湿,暑湿伤人除见烦热症状外,又多见四肢困倦、胸闷恶心等症状,医生提醒,此时调理养生重点为消暑宁心、祛湿健脾。

夏天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医生表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

夏季在养生健康方面还要防暑热,免暴晒,并且小暑时节暑湿交蒸,日常生活要注意祛湿。医生表示,应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多开窗通风,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

5.jpg


医生表示,“所谓养阳就是说,湿气重。湿气重的时候阴邪,我们要达到平衡就要温阳。温阳来祛湿,或者叫健脾祛湿,或者是补肾祛湿,这些都是温阳的方法。比方说湿气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室内要注意通风,空气要保持它的流通。湿气滞留在那个地方,会导致一些物质的霉变,湿气加上霉变的因素对我们身体带来麻烦,另外就是人不要总是停留在空调房间里,多在户外走走,饮食上尽量选择新鲜的食物。”

在饮食调养上可祛湿健脾胃。医生建议,脾胃虚的人少喝冷饮,少吃凉菜,注意肚脐不要受凉。同时,饮食要清淡,要多食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熬汤喝,也是清湿热的清凉饮品。

医生建议:“青菜就是苋菜,苋菜有非常好的清暑祛暑的效果,食材比如我们食用的绿豆、红豆、薏仁、白扣,这些中药的食材,像我们煮白粥,煲汤的时候可以添加刚刚说的这些中药,食材。”

湿热的夏季,运动出汗是祛湿的好方法。每天进行一定的运动,活跃气血循环,促进水分代谢,让湿邪之气随着汗水排出体外,快走、瑜伽、太极都是不错的运动项目。当然,夏天不宜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运动时间以清晨和傍晚最佳。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 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