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用美军战俘换回了一位科学家。他是中国催化化学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蔡启瑞被人亲切地称为“蔡先”。
1914年1月7日,蔡启瑞出生于厦门,193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随后前往美国留学。建国后,已在美国功成名就的蔡启瑞多次要求回国,最终成为中国政府用美军战俘换回来的科学家之一。归国后,他发现祖国化学工业和炼油工业还十分落后,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内催化科学发展才刚刚起步。因此,蔡启瑞尝试组建催化学科的念头被激发了。
1958年秋天,蔡启瑞和同事们在厦门大学建立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催化教研室,这个催化教研室也成为中国最早建立的催化教学和催化科学研究基地之一。蔡启瑞注意到,当时军需民用的橡胶在合成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有剧毒,一线技术人员也表达出强烈的革新愿望。为攻克这一难关,他带领团队投入到乙炔合成苯及乙炔水合制乙醛新催化剂的探索实验。最终,世界第一号的乙炔三聚成超纯苯的负载型氧化铌催化剂自主创新研发成功。
在中国化学史上,“卢嘉锡-蔡启瑞模型”是催化学研究达到的一个高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科学院的主持下,蔡启瑞与唐敖庆、卢嘉锡联袂参加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方略,后来蔡启瑞与卢嘉锡分别在厦门和福州,从略微不同的角度在国际上最早提出了原子簇结构的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最初并称为“厦门模型”与“福州模型”,后被化学界称为“卢嘉锡-蔡启瑞模型”
1980年,蔡启瑞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0年,76岁的蔡启瑞就主动提出“退休”降薪,成了“院士退休”第一人,但“退休”后的他依然往实验室跑。2010年,97岁高龄的蔡启瑞给《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学卷第一分册“蔡启瑞篇”的撰写者廖代伟提供了近3万字的电子版参考资料。他说,希望通过“概览”,对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做个总结,成功的、失败的、未完的,都给后来人一个交代。
2016年10月3日7时26分,这位走过一个多世纪的化学泰斗安详辞世,享年104岁。“世间再无蔡启瑞。”对于这位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的离世,人们如是感叹。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 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