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卫生”不是洗得越干净越好
2017-02-04 14:25:43   来源:新华网
内容摘要
“有益”或“有害”本来就难以分辨。皮肤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造成严重的葡萄球菌感染,但它也能完全无害地生存在于很多人鼻腔里。专家表示:“就算你清除了一大堆无害的细菌,也没什么要紧。”

美国俄勒冈大学研究团体发布的研究报告《清洁的来龙去脉:以现代微生物学观点接受卫生》指出:“卫生”不应该简单归为把微生物清除得越彻底越好,无论细菌是否“有害”,清除干净后反而容易让病原菌趁虚而入。

那么,怎么洗手才“干净”?有人会说:“干手机会把细菌吹得到处都是!”“湿纸巾就是细菌的垃圾堆!”各自都言之凿凿,有相关研究数据为证。事实上,这种“洗手方法论”已经过时了,因为它们基于一个过时推测:细菌都是有害的,细菌越少越干净。

近年的基因序列研究推进了微生物生态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皮肤上的不同部位,如油乎乎的鼻头、潮湿的腋窝或干燥的肘部,都有其独特的微生物群体,构成一个个独立的微生物生态圈。传统的临床微生物学仍专注于“打败有害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态学家更强调促进整个菌群的生态平衡。

“有益”或“有害”本来就难以分辨。皮肤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造成严重的葡萄球菌感染,但它也能完全无害地生存在于很多人鼻腔里。

大众及医学界对内脏菌群的了解大大多于皮肤菌群,所以超市里可以买到益生菌,人们也知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抗生素不可滥用。然而,市面上还是充斥着宣传自己“能够杀灭99.99%细菌”的加了酒精的洁手产品。

至于“不同洗手方法对健康有什么影响”的问题,伦敦大学卫生和热带医学院的卫生学专家瓦尔·柯蒂斯这样回应:“就算你清除了一大堆无害的细菌,也没什么要紧。”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 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