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感应”是行车记录仪的一项重要功能。这项功能的实际用途是当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或者紧急制动时,行车记录仪会自动保存当时的重要视频文件,起到类似“黑匣子”的作用。
具备碰撞感应的小蚁行车记录仪
碰撞感应的原理:
碰撞感应的核心部件是重力感应器(G-sensor),这是一种加速度变化的测量工具,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加速度。行车记录仪上的G-sensor通过检测位移和速度的信息,判断汽车是否出现明显的加速度变化,然后把信号传输到汽车记录仪中,从而让厂家在此基础设定视频录制的时间点,保留在剧烈速度变化中的关键证据。
具备碰撞感应的小蚁行车记录仪器
通常情况下行车记录仪厂商会设定碰撞感应的灵敏度。以小蚁行车记录仪为例,就为碰撞感应设置了“低”“中”“高”三档感应选项,使用者可以按个人需求进行灵敏度设定。这些需要注意的是,灵敏度太高,意味着也许可能一些稍微急一点的刹车也会触发视频记录;而灵敏度太低则有可能导致发生事故也出现没有记录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把,中或者高较好,录多不怕错,行车安全还是要“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扩展阅读:行车记录仪上的重力感应器和游戏手柄上的陀螺仪
带陀螺仪的wii游戏手柄
这里还可以额外聊聊重力感应器G-sensor和陀螺仪的区别(Gyroscope),两者类似却大有不同。重力感应所感应的信息是位移和加速度,测量的量上在我们常说X、Y、Z轴向上的变化,应用于行车记录仪上就是左右,前后,和上下,从而实现车辆在前后急刹,左右碰撞,上下晃动的信息;
陀螺仪则更多的是实现动作角度的方面的感应,比如我们在玩手机赛车游戏时,晃动手机就可以改变方向盘的转向;在玩Wii这款非常出名的体感游戏时,只要握持自带陀螺仪的体感手柄,就可以实现各个角度的游戏操作。
两者看起来好像很接近,不过G-sensor只能侦测物体的移动行为,并不具备精确侦测物体角度改变的能力,陀螺仪可以侦测物体水平改变的状态,但无法计算物体移动的激烈程度。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行车记录仪上更适合安装重力感应的G-sensor,而非陀螺仪。
综合的来讲,行车记录仪上的碰撞感应的确是非常具有实用性价值的功能,大家在选购时,也尽量可以购买带有重力感应的行车记录仪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