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不足致“直播翻车”,滴滴出行的自动驾驶之路仍需努力
2020-06-30 22:49:28   来源:互联网
内容摘要
如果有人问起你未来生活是什么样的,那么自动驾驶服务应该会出现在很多人的回答中。从国外的Waymo到国内的文远、小马、AutoX等公司,正在不断推动着自动驾驶服务走入大众生活中。2020年,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文远知行等公司已陆续向市民开放了 Robotaxi服务。面对自动驾驶领域“如火…

如果有人问起你未来生活是什么样的,那么自动驾驶服务应该会出现在很多人的回答中。从国外的Waymo到国内的文远、小马、AutoX等公司,正在不断推动着自动驾驶服务走入大众生活中。2020年,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文远知行等公司已陆续向市民开放了 Robotaxi服务。

面对自动驾驶领域“如火如荼”的Robotaxi,让出行服务的“老大哥”滴滴出行坐不住了。6月27日,滴滴出行面向公众首次开放了自动驾驶服务,并邀请到了央视及其当红“段子手”朱广权进行了 “直播体验”。

状况频出,“直播翻车”

在滴滴进行的直播体验当中,并没能像大众预想的那样一帆风顺。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雨,让车上的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的判断大打折扣。经过一个丁字路口时,在没有发生任何情况且四周无车的情况下,司机竟然选择了“接管”。

除此之外,该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了一辆静止不动的三轮车。三轮车司机蹲在地上估计是修车,但从滴滴的感知界面来看,很明显是没有检测到的,网友猜测大概率也被司机接管了。直播中的一次次“接管”,让一些网友大呼这一次直播“翻车了”。

技术落后,“困难重重”

如果说直播翻车属于意外,那么一些网友深挖出来的“猛料”则让不少人对其自动驾驶的实力更加怀疑。某网友发现,滴滴出行参与这场直播测试的车辆上所采用的激光雷达为VELODYNE64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售价高达60W。

有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自动驾驶车辆的激光雷达一直都比较昂贵,但滴滴所采用的这款VELODYNE64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在业内属于昂贵且落后的上一代激光雷达产品,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企业早已经选择了升级或者淘汰。这不禁让人怀疑,为何这款“过气”产品会出现在滴滴的自动驾驶车辆上,并参与到滴滴出行的这场直播当中呢?

有媒体曾指出,“自动驾驶尽管研发已经很难,但落地只会更难”。纵观全球,整个自动驾驶领域在经过复杂而又漫长、昂贵且又庞大的各项研发之后,头部玩家们仍在推进着自动驾驶系统的前装量产,位于第二阵营的众多初创公司也才进行到了小规模路上运营的阶段。如何在确保安全、有效的情况下加速落地,是困扰该领域的一大难题。

2016年才开始研发自动驾驶的滴滴出行,看样子在技术累积上不仅落后于09年启动的Waymo,甚至有可能比不上16年起家后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的小马智行和AutoX;在落地测试方面,Waymo的测试里程数超2000万公里、小马智行超200万公里、17年开始的文远知行也已超过100万公里,而滴滴出行仅仅超过40万公里(截至2019年9月)。

罗马并非一日建成,自动驾驶的落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研发累积、测试里程、车队规模、牌照数量、覆盖范围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自动驾驶的“真正落地”。本就已经“后飞”的滴滴出行,想要在自动驾驶领域分一杯羹,恐怕还为时尚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