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尼·德普效应”不一定准确:心理认知决定审美
2016-03-03 10:33:00   来源:新华网
内容摘要
新西兰奥塔戈大学近日公布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所谓“约翰尼·德普效应”并非四海皆准,也就是说,带有女性特征的男性外貌并不能保证在所有情况下都有吸引力。

“约翰尼·德普效应”称,那些拥有女性特征或性别特征模糊的男性面孔可能更受欢迎。这种心理学解释以美国影星约翰尼·德普及其他多个知名男性为例,特别强调这些备受欢迎的影星大多都拥有大眼睛、小下巴和高眉骨等特征。

研究人员组织受试者,在评价外表特征趋于中性的实验人像照片是否吸引人之前,先行判断照片中的人像是男性还是女性。与不经性别指认的受试者平均评价相比,先行判断性别之后,受试者往往会觉得那些性别特征模糊的照片人物“不那么吸引人”。

 

研究团队成员、奥塔戈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雅明·哈尔贝施塔特认为,产生这种差别可能主要由于人在认知时的“过程流畅性”受到影响所致。这种“过程流畅性”指的就是人在理解、处理及分类事物时的难易程度。哈尔贝施塔特表示,在一张性别特征模糊的面孔上花时间、脑力分辨性别的过程,会对评价面孔是否吸引人产生负面效应。

在同时进行的对照试验中,研究人员让受试者在评价照片人物是否吸引人之前,判断性别特征模糊的面孔属于哪个民族,这个过程并没有影响受试者对照片吸引力的判断。

先前的研究显示,荷尔蒙分泌是影响女性对男性吸引力判断的主要因素。受激素影响,女性有时更偏向“好看的”男性,有时则更欣赏充满男性气质的“坏男孩”。不过,哈尔贝施塔特认为,最新研究显示,简单的认知过程就可以解释女性为什么会有这种“口味”变化。

哈尔贝施塔特说,女性特征较多的面孔总体而言更吸引人,除非所处环境要求人们把这种面孔先放到刻板性别分类中去“定位”,这一认知过程就会让人觉得类似面孔不吸引人了。

这一研究结果由哈尔贝施塔特、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彼得·温科尔曼以及来自两所高校的学生共同完成,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

 

治抑郁试试认知疗法

现代生活压力不断增大,抑郁症患者也越来越多。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卷》杂志上报告说,相对于单纯的药物疗法,认知疗法等心理辅导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对抑郁症的康复效果可能更佳。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控制情绪和行为的心理,通过认知和行为辅导来改变寻求治疗者的不良认知,从而实现矫正和适应的心理疗法。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将452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纯服用抗抑郁药,另一组在服药的基础上,还会采用认知疗法。12名心理学家、1名精神病医师和1名护士每周负责与患者见面两次,讲授50分钟的课程,在坚持两周后,再把上课时间改为每周或每月一次。

结果显示,73%的患者在吃药加认知疗法的共同作用下得以康复。而仅吃药的那组患者的康复率是63%。认知疗法还对部分患者起到了加速康复的作用。吃药加认知疗法,可以让患者平均用33周时间出现病情好转,但仅吃药的患者平均需要38周才能好转。

进一步分析发现,认知疗法对那种病情突发且严重的患者比较起作用。但对患病已达两年以上的慢性抑郁症患者来讲,认知疗法并不能让他们获益。

 

认知行为治疗有助缓解“看牙恐惧症”

许多人一进牙科诊所就会紧张,甚至要使用镇静剂才能接受治疗。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发布的一项研究说,认知行为治疗能很大程度缓解这类患者的“看牙恐惧症”。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有关认知取向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和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治疗着眼点主要在患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解决心理问题。

对牙科治疗产生焦虑心理的人不在少数,统计数据显示,仅在英国,每10人中大约就有1人存在这方面的心理问题。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学者领衔的一项研究尝试验证,认知行为治疗是否能改善“看牙恐惧症”。他们对130名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和疗效分析,这其中包括99名女性和31名男性。

初步调查显示,他们对牙科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注射和牙齿开孔等手法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而且他们中有一部分人还患有较严重的抑郁症。

研究人员说,这些患者平均接受了5个疗程的认知行为治疗后,其中79%的人就可以在不使用镇静剂的情况下接受牙医治疗。

研究人员蒂姆·牛顿说,从研究结果看,认知行为治疗对这类患者的心理问题具有不错的改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心理疗法能够完全取代镇静剂的使用,因为在紧急或复杂的牙科手术中,仍需要使用镇静剂。

 

可穿戴科技产品设计背后的认知心理学

最近,我们看到了可穿戴科技领域出现了很多“颠覆性创新产品”,这些科技将有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工作、甚至是全球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产品包括了 Google Glass、Apple Watch 以及 Oculus Rift,它们不仅仅是重新定义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而且还会重新定义我们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

确实,我们已经看到了新一代的人机交互机制,我们从此看待科技产品的眼光,与其互动交流的方式都需要重新调整。

如何在地平线逐渐升起的,宏大的“可穿戴科技市场”中获得自己的天地,如何去理解、且有效里发挥出可穿戴科技的价值,是摆在很多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谈到在可穿戴科技产品中,有效的交互设计应该是怎样的,而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心理学动机,可穿戴科技产品上实现怎样的交互设计才能满足人们内心深层次的需求。

“认知神经学”是心理学和神经学的交叉学科,它跟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学的内容有所重合,理论建立在认知学的基础上,又结合了神经心理学和计算机建模中的一些内容。

而在考虑到交互界面设计的时候,神经学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决定了人们如何处理信息的方式。

对于一款全新的,从来没有见过的科技产品,人们看待它,与它交互的方式并不取决于设计师能够给出多么惊艳的UI,而是依赖于电子消费者自身的认知过程中。人们在接触这款新奇产品的时候,随时都会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应,所以我们应该怎么设计可穿戴科技产品呢?

我们应该摆脱之前传统的设计方式,比如画什么线框图之类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产品角色本身,也就是你最终要让用户达到怎样的结果上面。以此为最终考量,设计出来一条路径,使得贴合用户对产品本能的反应,以及接下来会出现的互动方式。头脑中浮现出来一些画面之后,你就无需用户在接触产品之后每一步都应该是怎样的,又或者评估产品本身到底应该有什么功能,不应该有什么功能。

 

上面说的都有点儿太抽象了,让我们举个例子吧!

Google Glass为了激发程序员的灵感创意,专门开发了5款小游戏供他们玩儿。你可以看到头脑中浮现出来的画面会在跟产品互动的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用户完全不需要经过学习曲线就知道下一步的动作是什么了。当游戏中的一些元素跃入到视野里,用户已经知道该怎么跟它互动,学习曲线被降低到最小。所以,在设计全新的科技产品时,一定要提前预测用户在看到某个元素之后会出现什么行为,然后顺应这个思路,让这个反应自然而然的发生。

请记住,在用户与产品互动的过程中会出现用户脑海中会浮现三种不同类型的图像,它们共同拼凑出一个足够人性化,足够有效的交互界面,它们包括了:

* 能够代表现在的图像

* 能够代表过去的图像

* 能够代表预设中未来的图像

别担心,你并不需要给每一个用户做一次MRI,搞清楚他们头脑中到底这些图像是怎样出现配合的。相反,你需要做的是你所设计出来的“头脑图像”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当一项全新的科技产品推出时,当然人们最看重的是使用体验。这个时候就需要把之前所设想的用户交互的方式拿到现实中去测试,看他们是不是按照当时我们所想的那样来去使用产品。我们见过太多次产品失败在了这里。现实给了产品设计人员一个狠狠的耳光,原来在现实中所期望的那种交互方式根本不存在啊!在无法确认这些前提的情况下贸然开工,设计,制作,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更关键的是,无数人都跌倒在这一块石头人了,数量多的超出你的想象!

在可穿戴产品中调动起来多个感官知觉

可穿戴科技产品有其自身的优势,相比于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它能够更好地与人们的身体连接起来,并与之互动。你从产品开发的初期就应该意识到这个事实,不应该将焦点放在手部的互动上面。就拿眼睛来说吧。在针对可穿戴设备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在不需要双手的环境中,人们的反应,跟需要双手的环境人们的反应完全不同。一旦眼睛发挥出功能,那么就是另外的一套反馈机制。人们往往是出于本能的去反应,有些时候甚至显得不符合逻辑。他们为了完成某个动作,往往希望走更简单,更快速的捷径,但是这些路径从来都不是直线。

有一款产品就能成为“充分调动起用户各种感官”的代表,它就是为Apple Watch所设计的Evernote应用。手表上的应用追求的目的其实跟桌面应用Evernote以及移动端Evernote是一致的,但是其方式路径则截然不同。智能手表上只有一个单独的按钮,只需要轻轻一按,你就自动进入到应用当中,并享有这个应用的全部功能,你并不需要多级菜单。如果你开始说话,应用就会立刻创建一个笔记,记录下你发布的指令,并将其同步到日历表上。作为用户,你沉浸到了最接近本能反应的体验当中,并且对你所做的事情做到了充分有效的掌控,而你所处的操作环境几乎没有什么图形用户界面(GUI)发挥作用!

除了视觉、触觉、听觉之外,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难以捕捉的知觉呢?我们同样也要考虑这些因素,比如压力、恐惧、快乐、它们都会在这个环境中被放大。你应该非常清楚你的产品将会如何影响这些感觉,要么利用它,要么消灭它。

再重复一遍,利用人们的自然认知过程去做产品设计,而不是想让产品来改变人们的认知过程。

用户的语音交互

在过去,设计一个语音交互(VUI)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就是语音软件识别上面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另外语音交互的概念也难以捕捉。而如今,语音交互设计上已经有了一些进步,至少在目前的市场上获得了一些用户的认可。用户可以通过说话,然后机器同样利用语音给予反馈。但是,这类产品还是存在一些过去就有的局限性和短板。所以在这里,本文想简单分析一下人们喜欢语音交互系统的什么,不喜欢什么。

对于一开始接触这类产品的“初学者”来说,他们是不喜欢跟一台机器说话的。一般来说,人们在对话的时候是这样一个流程:你发出一个信息(谨慎地选择词语,声音大小,音调,以确保信息能够完整地传达到对方那里),而对面的人收到信息之后会给你一些反馈,以确保他充分理解了你所传达的信息。

但是如果你面对一台机器,这样的流程是完全不存在的。你与其说是在对话,还不如说是在发号施令,要求它给你一些有用的信息,你在开口说话的时候完全不是生活中最自然的状态,并且撇出掉一切外在因素,只专注于语言本身,期望机器能对你的每一句话做到真正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以语言作为手段向用户提供信息,这是非常没有效率的做法。语音开启一个菜单,让用户进行选择,一个个的念本身就极为耗时间,而且,用户是没有办法看到数据的结果,也无法记得从动作开始到目标达成之间的一串路径。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摆在全新的智能交互硬件跟前的障碍和挑战,而目前真的还没有比较完美的解决方案。如果说要有的话,那么就是在语音控制的过程中,适时地加入一些人工辅助服务,但应用的领域一定要仔细考量,务必要让人工服务所发挥的价值达到最大。又或者是在操作过程中添加一些触摸,视觉上的辅助手段。(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自科技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