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两山”理念助生态发力, 浙江移动交出高质量发展“绿色答卷”

数码
TIME
2025-08-15 07:18
厂商供稿
分享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安吉余村考察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十年来,“两山”理念从浙江出发、走向全国,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生态布局、生态转化、生态富民、生态自觉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助力全面深化美丽浙江建设为己任,努力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山更绿、民更富,交出一份移动人的“绿色答卷”。

数智筑基,全域绘绿

生态环境治理作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全局、坚持系统观念。从近海滩涂的污染治理到深山密林的生物监测,浙江移动借助科技手段全方位赋能生态布局,让无形的数据成为守护绿水青山的“慧眼”与“巧手”。

在台州湾畔蜿蜒的海岸线上,曾经潮起潮落间五彩塑料与贝壳刺目交织,海洋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度面临监测难、溯源难、协同难的困境。浙江移动积极践行“海洋强国”战略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打造垃圾治理数字化平台,实现对海洋塑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如今,这套“蓝色循环”模式已走出浙江,成功在4省8市落地生根。

图:浙江移动构建海洋垃圾数字化处理平台

衢州仙霞岭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珍稀物种众多,浙江移动通过搭建“天空地一体化”数字管护体系,对6990公顷保护区进行全域监测,成功发现黑麂、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活动踪迹,不仅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科学精准的数据支撑,更破解了深山监测的时空局限,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从单点管控向全域协同转变。

图:浙江移动党员突击队支撑仙霞岭自然保护区管护

智联山水,赋能百业

绿水青山不仅是宝贵的生态资源,更是驱动产业升级、孕育业态创新的核心底气。移动人依托数字技术,因地制宜探索“生态+”融合模式,持续拓宽生态转化通道,让生态价值在产业升级的每一个环节精准释放、高效流转。

龙井于杭州而言,既是茶香符号,亦是山水坐标。浙江移动以区块链技术打造“茶园到茶杯”全流程溯源体系,借助环境监测器与NB-I0T智能传感设备实时采数,为每片茶叶生成“数字身份证”,并融合5G直播拓展营销边界,打破消费市场壁垒,推动龙井茶香“飞入寻常百姓家”。

图:NB-I0T智能传感设备实时采数

绍兴梅渚古村的文旅产业发展曾受限于污水处理难、运维成本高等难题,浙江移动“清水先锋”党员突击队运用5G+物联网技术重构污水处理体系,创新“生态湿地+数字调控”工艺,以治水改善生态,带动非遗剪纸馆、扎染坊等业态蓬勃发展,形成了“治水兴村、数智生金”的良性循环。

图:“清水先锋”党员突击队开展专项会议

点绿成金,红利惠民

“中药材金贵,最怕的就是倒春寒啊!”“笋价上不去,忙一年也挣不到几个钱!”几句话便道出了浙江农户们的心声。在“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浙江,气候多变、地形限制等因素,一度让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金饭碗”“银饭碗”端得摇摇晃晃。浙江移动依托“岗区队”、党建和创、“党员i”系列等载体,联合共建单位,发挥党团员先锋力量,帮助深山中的农户转化生态资源,让美丽生态孵化出富民产业。

金华磐安自古因“药”而闻名,宋朝时就被称为“药乡”,但中药材生长周期长、对气候敏感,优质难优价。浙江移动运用5G区块链溯源、高空慧眼等技术,联合县中药产业促进中心建成“中药产业大脑”,助力精准溯源、规范加工、买卖上云,全链条服务和全周期管理覆盖全县8万亩种植区、4.8万农户,道地药材有效成分提升15.6%,累计交易额达2.7亿元,药农们的日子愈发红火。

图:5G直播助力乡村共富

竹子“节节高”,收入却不见长,曾经赖以生存的万亩竹林一度成为丽水隆宫乡的发展瓶颈。浙江移动携手乡政府打造省级现代农业园,推出“隆宫山予”特色品牌,带动湖羊、黄精等十大基地遍地生“金”,年均增收超500万元,园区内的莲湖村更是成为了人人打卡的“明星村”,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实现了竹海变“金海”。

图:浙江移动集客解决方案经理进行项目设备巡检

携手共建,和谐共生

从被动治理到主动参与,数字技术润物无声地渗透社会生活,生态自觉逐渐成为全民共识。浙江移动通过5G、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环境治理的实践中,不断推动绿色理念从政策要求转化为行动自觉,绘就“科技向善、生态共生”的生动图景。

温州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内矗立着一座特殊的“零碳基站”,浙江移动通过采用“光伏+MIMO电源+储能”微电网系统、超广角波束赋形技术,不仅保障基站设备在无日光照条件下正常运行168小时,更实现信号范围达15公里,满足应急搜救、森林防火监测、保护区生态科研等数智化需求。

图:“零碳基站”维护和测试

“知易行难”可谓是湖州农兴村推行垃圾分类工作的真实写照,村民们常常站在垃圾房前犯迷糊。浙江移动搭建的5G+垃圾分类智能识别系统化身贴心“小帮手”,通过AI识别、语音指引等方式帮助村民们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云端数据中枢95%的分类准确率、15%的碳排放降幅,这份可晾晒的“绿色成绩单”,记录着村民绿色生活方式的悄然蜕变。

图:浙江移动搭建5G+垃圾分类智能识别系统

初心不忘、笃行不怠,二十年来,浙江移动坚定不移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战略践行者、创新赋能者、责任守护者,在生态布局的蓝图上精准落子,在生态转化的赛道上主动破局,在生态富民的实践中持续发力,在生态自觉的征程中积极引领,持续以数字技术激活生态价值,助力“从山顶到海洋、从城镇到乡村”的生态保护治理实践,成为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鲜活样板。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