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
对于人才新政,他们这样说——
“此次政策又带来更多利好消息,这让我们企业招揽人才更有底气,也更能留住人才。”
——灵泽科技联合创始人郭心怡
“这种‘全程陪伴’的模式让我们更有信心去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纽瑞特医疗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蔡继鸣
“这种‘政策+场景+资金+人才’的系统性支持,必将吸引更多优质上下游企业、创新团队和投资机构汇聚成都。”
——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孙晓刚
近日,四川成都人才政策迎来又一次优化升级:紧扣城市战略、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需要,重磅推出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资金支撑、大力引育顶尖人才及团队、吸引会聚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动产业人才向园区集聚等10个方面、59项具体举措(以下简称“十条措施”)。
相较于过去“给政策”“给优惠”的方式,十条措施更加注重“优平台”“营生态”,构建起系统化、立体化的城市人才发展生态系统,引得八方人才奔赴而来。
精准突围
吸引产业人才向园区持续集聚
产业园区,是成都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十条措施明确提出,围绕开展“立园满园”行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大力引育急需紧缺人才,吸引越来越多产业人才向园区持续集聚。
十条措施的落地,让位于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灵泽科技深有感触。“我们紧缺复合型人才,要懂技术、有审美,更需要一定的人文素养。政府便帮我们招揽人才,最终人才招聘到位,项目推进非常顺利!”灵泽科技联合创始人郭心怡感慨,“此次政策又带来更多利好消息,这让我们企业招揽人才更有底气,也更能留住人才。”郭心怡说。
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园区集聚产业人才的重要举措。在成都机器人创新中心,成华经济开发区“立园满园”工作站正式启用,依托产教联合体已形成一支由76家企业、26所院校、20家科研机构及其他组织组成的高水平团队。“政策对产教联合体的发展给予了更大支持,让我们能更好地整合资源,为园区培养和输送更多急需的交叉学科人才,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该工作站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条措施鲜明以贡献论英雄、按实绩评人才导向,每年给予不少于300个名额支持重点用人单位开展人才计划自主评审。四川新蓉电缆总工程师乔恩在今年2月被企业自主认定为C类人才,他说:“这是对我们专业技术人员真正的认可。同时,也简化了对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认定程序,将真正对企业发展起到核心关键作用的青年人才与成都高质量发展同步起来,让企业人才与企业发展、城市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真正体会到获得感和幸福感。”
全程陪伴
托举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梦想
在此次出台的十条措施中,成都正集中优质资源“陪伴式支持”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梦想。
“成都市科创投1.5亿元的投资基金就像‘及时雨’,解决了我们在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诸如供应、成本等难题。”纽瑞特医疗联合创始人、董事长蔡继鸣坦言,“此次政策的出台,我明显感受到政府对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在持续加大,这种‘全程陪伴’的模式让我们更有信心去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蔡继鸣表示。
在成都阿加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孙晓刚看来,成都提供的丰富应用场景对他们这类技术驱动型企业尤为关键。十条措施提出,每年将发布不少于1000个应用场景。这令孙晓刚很兴奋,“这种‘政策+场景+资金+人才’的系统性支持,正在形成强大的虹吸效应,必将吸引更多优质上下游企业、创新团队和投资机构汇聚成都,共同构建开放协同、共生共赢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专项支持
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
如今,成都已将县市新城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此次人才政策,特别出台了支持县市新城引育留用人才十条政策(以下简称“县市新城人才十条”),为县市新城各类人才迎来更清晰的方向和机遇。
“我看中了崇州的发展潜力,以及这里对人才的重视和扶持。”两年前,37岁的中科院博士后吴金燕从上海来到崇州,担任崇州市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系统性地推进学科建设。“希望出台的专项支持能吸引更多人才来到崇州,深入基层。县域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更需要各类人才的‘逆向流动’和‘向下扎根’,才会真正拥有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吴金燕表示。
此次县市新城人才十条将专家人才“组团式”巡回服务常态化,每年选派800名左右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服务。“我们的‘课堂’设在田间地头、乡村院坝,将毫无保留地把实用技术传授给本土人才。”参与过“组团式”巡回服务的四川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周伦理表示。
支持县市新城与结对区开展“人才联聘”,县市新城可在结对区设立“科创飞地”“人才飞地”,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空间……“结对”思路,也是人才赋能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企业的需求和规划来讲,青崇合作给我们提供了落地成都的契机。”去年6月,航空发动机企业中发天信正式完成了总部从北京到成都的搬迁,总投资35亿元的中发天信航空发动机生产测试项目在青羊区、崇州市两地同时落地。中发天信(四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鹏表示:“这是一次人才、技术、市场等产业要素的双向赋能,未来,县市新城与结对区的系列人才政策必将助力成都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