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能源转型大会在京举办

数码
TIME
2025-11-27 11:18
通信世界网
分享

11月22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中企研能源资源工作委员会、《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承办的2025能源转型大会在北京昌平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面向‘十五五’,聚力绿色转型”为主题,旨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等核心议题,汇聚政产学研权威力量,促进能源产业链企业面向“十五五”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构建能源新发展格局。本届大会得到了北京市政府、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昌平区政府的大力支持。

出席本次大会的主要领导和专家有: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第一副会长,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涛;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张文峰;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冯来法;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曾劲;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高士岗;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苟伟;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李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昌平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等。

本届大会分全体大会及四个专题会。上午的全体大会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担任嘉宾主持。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

在大会开幕式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在致辞中指出,中央企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调整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能源消费方式,在我国能源绿色转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面对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作出的重要部署,他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愿与各方一道,共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坚持风光水核等多能并举,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开发,持续提高新能源供给比重,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共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消费,打造更多零碳园区、绿色工厂、超低能耗建筑,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行业绿色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终端电气化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共同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集中攻克氢能、新一代风电光伏、先进储能、低碳零碳负碳等关键技术,推动成果规模化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共同促进能源领域改革开放,健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能源市场环境,加强国际能源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打造更多标志性绿色能源工程,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殷勇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按照“节能、减气、少油、净煤、增绿”的思路,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结构实现历史性优化,2024年全市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达17%,比2020年提高6.6个百分点,绿电占全社会用电量近三成,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20万辆,渗透率超50%。绿色能源产业生态持续完善,过去10年,北京市以年均1.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5.5%的经济增速,能源利用效率在省级地区中始终保持最优水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优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十五五”时期,北京市将进一步突出技术引领,发挥科创优势,加强固态电池、聚变能源等技术攻关,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绿色技术创新,构建全链条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优化能源供给,推进本地光伏、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鼓励新型储能等灵活调节资源建设,构建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进一步强化产业支撑,积极培育面向未来的能源创新产业,引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能源龙头企业,加快打造万亿级绿色能源产业集群;进一步加快示范应用,推进关键技术转化先试先用,在产业园区、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等重点领域,打造零碳示范园区等绿色能源应用示范,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场景和业态。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

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劲松在致辞中说,“十四五”时期,我国推动能源产业向新发展,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转变,推动国际合作向深推进,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新增新能源装机占全球增量的六成左右,预计今年底可超额完成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的规划目标,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仅过去一年就为全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6.5亿吨。据他透露,当前国家能源局正在编制“十五五”能源规划,构建了由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规划及可再生能源、电力、煤炭、油气分领域规划组成的“1+5”能源规划体系,统筹发展和安全,系统谋划我国能源转型发展的路线,同时正在深入开展能源强国建设的专题研究,谋划落实能源强国建设的重大任务举措。

大会嘉宾主持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委员、秘书长彭华岗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标普全球中国区主席黄直

在大会开幕式上,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编撰的《全球能源转型报告(2025)》重磅发布,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标普全球中国区主席黄直对报告进行了精彩解读。报告基于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世界气象组织等权威机构的最新数据,系统梳理了全球能源转型的环境变化、方向特征与未来趋势。报告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多重挑战、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阶段、多国能源政策发生重大转向、清洁能源技术发展明显分化、全球能源转型遭遇资金瓶颈的背景下,在绿色、经济、安全三者之间寻求基于本国资源禀赋的最佳能源战略布局,正在考验每一个国家的智慧。报告指出全球能源转型呈现煤炭、石油需求趋于平稳,天然气消费重回快速增长,太阳能、风能成增长主力,核能技术发展迎来新高潮,氢能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生物质潜力巨大但发展慢的趋势。展望未来,报告认为全球发展不平衡将是实现可再生能源“三倍装机”目标的最大障碍,关键矿产将成为各国战略争夺的焦点,“双脱钩”进程将逐步推进,能源贸易流向将发生历史性重构,人工智能与能源深度将协同进化。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

在全体大会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介绍说,中国华电持续加大新能源投资开发力度,着力提升电力系统基础支撑和灵活调节能力,狠抓能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华电发电装机将达到2.79亿千瓦,新能源装机将突破1亿千瓦,分别较2020年增长68%和310%;清洁能源装机占比61.3%,比“十三五”末提高19个百分点。针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面临的系统安全稳定、电力供需平衡、安全经济低碳协同等诸多挑战,加大协同创新力度,强化产学研用融合,针对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深化“人工智能+能源”高价值融合实践,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的强大科技支撑;二是在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有利于新能源有效消纳和发展的政策机制,完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有效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高电力系统整体投资运行效率和电力市场效率;三是深化央地合作和能源领域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发挥资源、产业、技术、资金、人才等各方优势,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强化协同融合发展,携手构建可持续、有韧性的能源转型生态圈,全面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共同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

据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介绍,三峡集团着力向“绿”而行、向“新”发力、向“融”拓展,截至目前,可控装机1.63亿千瓦,96%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居全球第一;推动我国水电单机容量实现100万千瓦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推动我国海上风电单机容量实现从5兆瓦到20兆瓦级的跃升;长江大保护业务实现沿江11省市全覆盖,建成我国首个碳中和工业园区、首个绿色零碳大数据中心,建造全国首艘内河氢燃料动力船、全球首艘万吨级智能纯电动运输船舶。他表示,三峡集团将强化绿电供给力,强化安全支撑力,强化创新驱动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清洁能源集团,更好服务能源强国建设。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冯来法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冯来法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建设能源强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作出战略部署。骨干能源央企必须牢记使命、挺立潮头、勇挑大梁。他结合国家能源投资集团的实践,分享了四点认识:一要坚守能源安全底线,以煤炭的清洁高效支撑转型稳定可靠;二要担当主体替代重任,以新能源的规模质量驱动能源结构系统重塑;三要勇攀能源科技高峰,以原创引领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四要引领开放合作潮流,以中国方案推动全球能源治理变革。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涛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涛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核能发展跑出加速,在运、在建和核准的核电机组装机规模已经全球第一。2024年,我国核电发电量4447亿千瓦时,位居全球第二,占全国发电量的4.72%。核能技术创新走在世界前列,核电安全运行和建设能力实现全球引领,核能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他认为,“十五五”时期,以核能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转型,应着力推进核能技术战略性研发,加快发展核工业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核能规模化发展;着力推动核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推动安全发展能力提升,打造核能安全发展全球典范;着力推动核电走出去,打造核能国际合作的新样板。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张文峰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张文峰指出,电力系统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枢纽平台作用。面向“十五五”,国家电网将着力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高新能源运行支撑和并网消纳水平,推进能源供给革命;将提升电网可靠性承载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预计2030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具备承载8亿千瓦分布式新能源、6000万台充电基础设施能力,规模分别较“十四五”翻一番、翻两番;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能源技术革命,预计“十五五”期间研发经费投入超过2400亿元;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进能源体制革命。

欧洲能源学院前首席科学家、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特聘教授安德烈·法埃,道达尔能源中国副总裁徐忠华,京东集团副总裁孙志祥,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宗友,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昌平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未来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晓东参与发言交流。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离退休干部管理局原局长范建林

在下午全体大会的致辞环节中,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离退休干部管理局原局长范建林分享了关于能源转型的三点思考。他认为转型一要以改革破题,用制度创新激活动能;二要以开放聚势,构建转型命运共同体;三要以责任筑基,践行绿色发展底色。他表示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各方一道,聚焦能源发展重大关切,共建交流平台、共推务实合作、共促成果落地。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之钧做主旨演讲;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经济师、中国石油学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王海滨进行趋势解读;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工程经济研究所所长徐东深入剖析国内外油气行业能源转型实践;全国绿色发展产教融合共同体秘书长李昱璇分享了零碳园区的建设路径与应用实践。

为展示能源企业及相关供应链企业为能源转型做出的有益探索、取得的创新成果,在下午的全体大会上,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电集团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储气库公司、通鼎集团、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中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云南销售公司、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9家企业登台做了典型案例分享。

沈小平董事长以“链通赋能,共筑新基——以全链优势助力能源行业转型”为主题作分享。他指出,当前全球能源转型已进入攻坚阶段,呈现“转型目标清晰化、路径选择多元化、技术驱动强劲化”三大核心特征。通鼎集团立足“通信+能源”双轮驱动的生态格局,从三个维度发力助力行业转型:

1

技术筑基强内核

聚焦能源通信网络建设与“光储充防”全闭环体系研发,精准破解绿电并网、高效使用等关键难题,为能源转型夯实技术支撑;

2

供应链协同提效能

搭建全场景快速响应供应链体系,同步适配传统能源升级与新能源发展的多元需求,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3

碳控赋能促升级

融合多领域技术打造碳管控一体化方案,激活能源领域生态价值转化潜力,助力企业实现降碳增效。

沈小平董事长表示,后续通鼎集团将持续深化行业协同,从共建创新平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拓展全球合作市场三方面发力,以全链资源优势与技术创新实力,助力全球能源行业零碳转型进程。

在全体大会之外,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绿色氢能高质量发展、油气管网支撑新能源新业态融合发展、绿色新能源与电力能源技术装备四大专题会同步举办,分别就各领域的焦点话题展开探讨,从多个维度阐述了能源转型的路径与前景,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场思想盛宴。

通鼎的发展,始终以“顺应趋势、服务行业”为初心,更践行“科技向善、产业向善”的使命,每一步都与行业转型同频共振。未来,通鼎集团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以更硬核的技术、更高效的协同、更开放的生态,成为能源行业转型的“可靠伙伴”。以光为媒、以智为翼,用生态之力破解转型难题,用绿色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共同书写能源行业零碳转型的新篇章。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