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城市更新 中建海龙以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重塑"好房子"标准

热点
TIME
2025-07-25 17:43
科技在线
分享

  在住建部首批"好房子"建设经验发布之际,北京市桦皮厂8号楼危旧房改建项目作为探索老房子变“好房子”领域的优秀实践,成功入选。这一历时三个月完成的"原拆原建"奇迹背后,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以自主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C-MiC),重新定义了城市更新的科技范式。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北京二环核心区危旧楼的"空间魔术",更标志着我国建筑工业化迈入全新阶段。

图片1.jpg

  当传统施工周期需15个月的危旧房改造压缩至90天时,中建海龙的C-MiC技术展现了颠覆性的建造效率。通过将建筑分解为55个标准化混凝土模块,在工厂内完成模块制造后,现场仅需吊装组装即可成型,这种模式实现了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的全链条数字化协同。

  中建海龙项目负责人陶阳介绍,混凝土模块化集成技术利用现浇结构与模块墙膜,既满足规范要求又提高结构韧性,并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将混凝土钢筋笼与剪力墙、叠合顶板、预制隔墙和现浇梁相结合,抗震性能优越。

  在碳中和战略背景下,中建海龙的技术创新更显前瞻性。桦皮厂项目采用的一体化保温、门窗反打等工艺。每户配备的太阳能集热板与阳台热水器组合,构建起分布式能源系统。

  项目建设还依托集成数字交付(IDD)理念,运用数字化手段,借助BIM技术打通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资产交付和管理六个环节。通过融合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慧运输、智能施工、智慧运维等,定制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方案,为城市老旧小区有机更新提供了可复制的多赢样本。

  在居住体验提升方面,中建海龙同样精益求精。根据设计方案,项目适当增加厨卫空间,优化户型,新增楼内电梯,让居民出行更加便捷。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居民在短短数月内从迁出危旧房到迁回精装房,为破解老城区施工场地小、环保要求高、建设周期长等难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站在城市更新的新起点,中建海龙正以C-MiC技术为支点,撬动建筑产业的智能化转型。从桦皮厂胡同的"空间奇迹"到未来城市更新的系统解决方案,中建海龙正在书写属于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创新答卷。当水泥森林里升起模块化的新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建筑技术的革新,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永恒追求。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之目的为传播更多信息,如内容不适请及时通知我们。

相关推荐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