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5日,随着南方电网广西梧州供电局35千伏木坪变电站主变顺利带电,广西首个模块化智能技术的二次设备预制舱式“常改智”改造工程成功投运。该工程采用全新的“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敏捷建设模式,全站二次设备从进场到投运仅20天,创广西电网全站超设计寿命二次设备改造的最快纪录,加快老旧变电站的“换芯”步伐,让老旧变电站脱胎换骨,为今年迎峰度冬提供安全保障。
该工程全面应用智能变电站新技术,全面实现跨间隔二次设备间的数字化、光纤化互联、高效数据共享,实现设备接口的标准化、模块化,即插即用,解决了传统二次电缆接线复杂、缺陷难定位等问题,进一步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
机架式预制舱设计有效缩短了工期。该工程将全部设备高度集成于工厂预制舱内,实现组装、配线、调试厂内完成,现场仅需吊装就位并进行标准化接口连接,不仅电缆用量减少超60%,还降低现场施工强度与运维难度。同时通过厂内验收替代现场验收,有效前移施工与验收节点,大幅压缩安装时间,缩短了工期。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程采用35千伏电缆短接和10千伏旁路转电方式实现全站负荷的转供,全过程无需调用发电车和移动变电站,有效保障了周边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稳定用电。
“在改造过程中,我们依赖创新转供方案,不依赖外部发电车及移动式变电站,不受场地和临时电源点的限制,具备较强的可复制性,特别适用于偏远地区或电源支撑薄弱的乡镇级35千伏变电站改造场景。”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继电保护科高级经理刘斌介绍,此次35千伏木坪变电站改造形成了“工厂预制、模块集成、快速替换、免发电车转供”的标准化改造模式,为老旧变电站设备智能化“升级”打造了易复制、可推广的样板。(蒋连钿、李波、黄梓翔、莫杰锋、秦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