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市场迈入“精品化+动画化”新阶段,红果、B站加码分账争夺优质内容
在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中国短剧市场正步入结构优化与内容升级的新周期。据广电总局数据,2025年8月全国重点网络微短剧备案数量达278部、9037集,虽同比略有回落,但较今年1月仍增长68部,呈现出稳步提升态势。题材方面,都市、传奇类仍占主导,而古代穿越剧正成为制作方的新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政策扶持、平台激励与技术赋能共同推动行业向“精品化、动画化、AI化”方向发展,一个更加成熟、分工更细的短剧生态正在形成。
政策持续加码,“短剧+”跨界融合成新趋势
2025年以来,从地方到国家层面,短剧产业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极光月狐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卫视频道共播出75部微短剧,其中首播剧达63部,同比增加52部,微短剧已成为电视台提升收视的重要抓手。
地方层面,南宁市推出营收达标奖励与活动补贴政策;保定启动“50部来保拍”计划,推动IP共创;横店影视城改造近千个微短剧专属场景,延长拍摄周期。国家层面,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的意见》中专门提出“跟着微短剧去运动”创作计划,标志着“短剧+体育”等跨界融合模式获得官方认可,“短剧+”正赋能更多行业创新发展。
作为行业头部平台,红果短剧在2025年持续领跑。极光月狐数据显示,2025年8月,红果短剧月均DAU达2835.7万人,月用户使用总时长超11.1亿小时,人均日使用时长突破75分钟。
为吸引优质内容,红果今年连续升级分账与扶持政策:1月推出“果燃计划”;3月成品剧分账突破5亿元;4月将单剧保本提升至5-12万元,实施“全生命周期分账”;6月发布预算数亿元的“掘金计划”;8月进一步优化自制剧本评价体系与保底稿费。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7家剧本工作室加入红果自制剧本合作体系。
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用户粘性。2025年8月,红果平台重度用户占比达14.2%,较年初提升4.1个百分点。结合抖音导流与番茄小说IP联动,红果已构建起完整的内容生态闭环。
动画短剧崛起,AI赋能创作效率提升
“漫剧”(动画短剧)正成为行业新增长点。B站上半年发力动画短剧,第一季度该类内容单月流水已超千万元,季度环比增速达140%。6月,B站推出“觉醒计划”,为UP主、MCN和动画制作公司提供最高覆盖100%制作成本的支持,分成比例最高达80%。
AI技术也在加速赋能短剧创作。时刻互动推出首部AI漫剧《金榜题名之我靠系统大展宏图》,灵矩科技推出《末日堡垒》,“巨日禄”等平台已实现画风自动调整,保证高饱和度与鲜明风格。酱油文化推出的“酱油风”漫画短剧《跨界祖师爷》等在抖音形成独特传播效应,显示出AI漫剧在生产效率与风格多样化方面的潜力。
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平台分账机制日益成熟以及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中国短剧行业已从“流量争夺”进入“内容提质”新阶段。未来,能够持续产出精品内容、有效融合动画元素、灵活运用AI工具的制作方,将在这一价值重塑过程中获得更大发展空间。